科技创业家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国际刊号:2095-1043
国内刊号:11-5986/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5473 人次
 
    本刊论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摘 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量创新创业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况进行了说明,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并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全程设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这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对策与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需要创新创业人才来引领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大力构建该模式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使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高素质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目标。高职院校可通过强化创新创业课堂教学、落实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夯实创新创业物质基础、完善创新创业制度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2010年5月,教育部颁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让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走向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新气象、新常态。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以复杂、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需要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学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最终奠定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尽管全国各类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教育活动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学生创业素质较低。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随着近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较大幅度降低,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下降趋势。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择业就业观念陈旧,怕苦畏难情绪严重,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缺乏对创业的重视和深刻认识。
  (二)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专业从事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创业教育一般由招生就业部门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课教师甚至辅导员担任。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培训且自身很少有创业的实践经验和经历的教师,进行创业教育时只能停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理论课讲授,缺乏实际教学效果。
  (三)缺乏专业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教材。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尽管设置了《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所用教材或是套用本科学校教材,或是搬用社会创业培训的课本,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教材,更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四)学生创业实训经费和基地建设不足。高职院校资源场地有限,只能提供给极少数学生创业的办公场所,造成创业实习场地不足,这种情况制约了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校的高职学生缺乏创业资金,但学院虽然有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没有提供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导致高职学生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不能到位。
  四、高职院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要求贯穿到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去,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材、进课堂。
  (1)调整并确定具有创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借鉴国内同类高职院校的经验,探索并积极构建具有创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生源质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1)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将创业教育课内教学实践、课外创业实践充分结合。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教学内容注重创新创业必备知识传授和实际操作方法的学习。具体包括: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大学生创业必备知识、创业项目论证、创业项目实现、创业风险规避等。2)完善创新创业教材,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吸收最新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果,结合学生需求积极开发有明确的教育针对性,育人效果明显的校本特色教材。同时面向所有学生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在课程中以案例教学为基本教学方式。在创新创业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创业学、企业管理理论等基础课程,创业团队、创业计划书、创业市场营销等核心课程,经济学、心理学、会计金融学等交叉课程等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多学科组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个人兴趣、创业方向,合理安排课程和必修学分,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
  (二)坚持全程设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和机制。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成长规律,三年全程设计,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年级重点通过职业发展教育、GYB培训,引导学生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二年级重点开展就业指导教育让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沉淀,引导仍然有创新创业激情的学生寻找合适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创新创业基地,开展SYB培训等;三年级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和成功典型报告,培养坚持创业梦想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三)强化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素质。(1)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和各类创业竞赛。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创新创业政策;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开展GYB、SYB创业培训活动;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教师。通过宣传和培训,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提高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每年定期举办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等,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2)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支持学生设立创新工作室。高职院校应定期举办创业知识讲座、组织经验交流、事迹报告等活动。通过邀请有创业经历的资深企业专家到校作报告;邀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作创新创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者的成长足迹、所需素质及个性特征, 并组织学生与他们座谈、交流, 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欲望与信心。大力支持学生设立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企业和教师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践内容,立足职业岗位创新,组建创新团队。工作室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操作技能的训练、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及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于一体,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养,相关领域职业实践能力较强、经验丰富、高层次的专门性应用人才。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强的课程。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对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高。而高职院校近年来引进的教师普遍存在学历高、社会实践经验少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具备企业背景和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入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同时,加大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支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高职院校教师交流经验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
  (五)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职学院应加大创新创业投入,设立创新创业专项经费。同时应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学院内部应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培训、创业场地、创业项目推荐等服务;拓宽渠道,积极利用地方政府创新创业场地,扶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
  (六)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意见和管理办法,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具有专业背景项目、获奖项目优先入驻创新创业基地,重点加以扶持;对教师指导创新创业工作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科技创业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科技创业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